当前位置: 工会首页 >> 服务之窗 >> 科普保健 >> 正文

健康服务之幽门螺杆菌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22-06-15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一、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后是否会再感染?

幽门螺杆菌在细菌学治愈后发生再感染的情况很少见,感染复发大多为初始感染菌株的再燃(因前一次根治不彻底)。每年只有不足2%的成人会出现幽门螺杆菌再感染,五年再感染率5%左右。

但在儿童、发展中国家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中,再感染率可能较高。

防止再感染尤其要注意生活习惯的改善,比如实行分餐,使用公筷,注意洗漱用具、餐具的消毒和隔离。

二、幽门螺杆菌治疗怎么根除治疗?

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,让医生判断是否符合根除指征,如果需要则进行接受治疗。目前推荐的是四联疗法,同时口服四种药物,疗程10-14天,根治率可达90%左右。

1、抗生素选择:

阿莫西林+克拉霉素;

阿莫西林+左氧氟沙星;

阿莫西林+呋喃唑酮;

四环素+甲硝唑或呋喃唑酮

2、青霉素过敏者方案

克拉霉素+左氧氟沙星;

克拉霉素+呋喃唑酮;

四环素+甲硝唑或呋喃唑酮;

克拉霉素+甲硝唑

3、质子泵抑制剂的标准剂量为:

埃索美拉唑20毫克、奥美拉唑20毫克或兰索拉唑30毫克/次,2/天,饭前30分钟服用;

4、铋剂的标准剂量为枸橼酸铋钾220毫克/次,2/天,饭前30分钟服用。

三、根除后怎么复查是否根除成功?

吃完药以后,至少间隔一个月之后复查,复查也是做吹气试验,如果是阴性,说明恭喜你,你已经治好了。

根除停药后,抗生素类、拉唑类、铋剂类药物及清热解毒类中药,要停用一月以上,要避免出现假阴性。

HP电镜下图像

四、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有哪些?

人类是目前唯一被确认的H.p传染源。

传播途径:

1.-口传播(细菌通过粪便排出体外,可在水源中定植,最后被人体摄入);

2.-口传播(细菌可定植于口腔、唾液中,可通过接吻、口对口喂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);

3.-口传播(通过接触有H.p感染的呕吐物,是儿童典型的传播途径);

4.-胃传播(细菌可能通过胃镜、胃管等器械,牙科器械等医源性传播)。

易感人群:

儿童:H.P感染随年龄而上升、学龄前儿童感染率明显低于学龄儿童。

成人:社会地位地下以及经济水平落后地区人群;与不良卫生习惯、家庭密切接触有关。

五、网传感染HP会得胃癌,每个人都需要检测和治疗吗?

HP感染仅仅是造成胃癌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,有HP感染并不一定就会得胃癌,二者虽有关联,但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。所以,阳性也不必过于恐慌。

目前国内指南的推荐意见是:对于无症状,但检查出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(而非既往感染)者,治疗与否主要在于个人意愿,因为考虑到我国高达50%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,对所有的无症状感染者都进行筛查和治疗,不符合卫生经济学的考虑。所以没有强烈担心和治疗意愿可以暂不治疗,有症状则需治疗。

不过,2017年美国胃肠病学院(ACG)发布的关于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指南上提到:目前已有循证医学数据表明,对于无症状的感染者,进行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与不治疗,随访2年后出现胃癌的几率分别为1.6%2.4%。尤其在胃癌高发地区(如亚洲尤其东亚诸国),对无症状患者进行根治治疗比低发地区(如北美)获益更多。

六、接吻可以传染幽门螺杆菌吗?

血清学和PCR检测确实证实在感染者的唾液和牙菌斑中有幽门螺杆菌,但其存在率比较低,或只是暂时存在,因此目前幽门螺杆菌的口-口传播还有待证实。

但尚不可否认一些极端情况如患者本身胃内幽门螺杆菌载量较大时,反流至口腔的胃液可能会使口腔中菌量升高,患者接触免疫力较低人群时发生口-口传播的可能。

七、怎样检查是否感染呢?

目前首选14C或者13C呼气试验,无创,出结果快,准确率高。

胃镜下可行快速尿素酶检测,还可以观察有无胃炎,胃溃疡,胃癌等情况。还可以检测粪便和血液,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较少。

呼气试验结果是有一个界限值(cut-off value)的,超过此值就可以认为感染。没有超过此值定为阴性,阴性结果也是有数值的,不一定就是0,检测结果与检测手段、胃内环境因素的都有关,但不能说有数值就是感染。

八、吃某些食物或者草药可以根除HP吗?

要是查出感染,还是规范的四联治疗比较好。目前没有证据说吃哪些食物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,不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少吃那些明确的对消化道黏膜有损伤的食物(高盐、腌制、油炸烧烤食物),这样即使感染后胃黏膜修复得也会比那些“作”的人快一些。

有报道称,某些清热解毒类的草药,比如黄连、蒲公英等能抑制HP,但不足以杀灭它;

某些食物比如大蒜也能抑制。

九、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后,终生不会再感染吗?

幽门螺杆菌在细菌学治愈后发生再感染的情况很少见,感染复发大多为初始感染菌株的再燃(因前一次根治不彻底)。

每年只有不足2%的成人会出现幽门螺杆菌再感染。

也有文献称五年再感染率低于5%

但在儿童、发展中国家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中,再感染率可能较高。

十、孩子感染了怎么办?

除非有必要,或者有证据证明某些疾病与HP相关,一般不建议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检测